:::
本鄉原住民
:::

村落

親愛村

親愛村簡介

親愛村在仁愛鄉中西部,霧社以南,其村東依中央山脈,西接法治村,北近鄰大同村,南與萬豐村相接,濁水溪自大同村流入,會萬大溪後向南流。由霧社前往,二十餘分鐘即可抵達萬大,由北而南依序有轄有發電廠、萬大(Plnawan)與松林(Pulan)3個聚落(發電廠多為外來的漢人電廠員工)。

一、發電廠

       本聚落為建立萬大發電廠後才建立之新社區,社區原本自給自足,甚至擁有自己的學校(今改屬教育局,即萬大分校)。

二、萬大

  萬大之名係由日人而來,族人稱Plnawan,結社於萬大水壩之西,濁水溪右岸,在與支流萬大溪河流點西方約2公里與萬大山西北方山麓,海拔約1136公尺的山腹地,為萬大群的住地。清朝末葉,萬大群建有久給斯(Tsugis)與斯米奧魯(Simiul)兩社,兩社結社於濁水溪與其支流萬大溪河流點東北方山脈稜線約9公里的南向斜地上。

  其中久給斯社住了25年,遇天花病之猖獗,及社內之殺傷事件,社眾遷於社址東方約900公尺之莫可貼魯(Moktelo)、(Morobawei)地方,因社址上方稜線崩裂,非常危險,乃向西移居1公里餘地,另立新社,仍名久給斯。至日據末期,日人興建萬大霸時沒收鄰近土地,兩社遂同時被安置於濁水溪左岸與支流萬大溪合流處稍西段丘上,取「駐在所」名為社名,稱為萬大。

三、松林

       松林,族人稱玻蘭(Pulan),日據時稱Inago,光復後始改稱今名。係由托魯閣群玻拉瑤社人居住的部落,最初成立於民國19年8月5日,原因為隔開萬大群與布農族卓社群。初居於濁水溪右岸,萬大水壩東南方約5公里,現址上方海拔1060公尺的台地上,族人稱Geicin(很冷的地方)之處,僅有9戶15人,成立初,計43戶168人,同月,有巴蘭社2戶10人遷入。

  但在霧社事件爆發期間,除巴蘭社人逃回之外,又遇到瘧疾的流行,有14戶74人遷返原住地,人口減少幾乎一半。事件結束後,才有部份族人再度在Dolih. Nabus率領下由玻拉瑤社遷入,並遷至現址對岸之Alang Barau。

  台灣光復後,政府完成了萬大公路,班車來往於埔里、萬大之間,萬大成為親愛村對外交通的重鎮,松林社為求交通便利,以及耕地等問題,乃於1950年左右集體遷於萬大西方約3公里之台地。另立新址,亦名松林。

 

 

:::
回最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