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訪客留言

*為必填項目

王勇棋 2009/3/3
北港溪已死?
您好!我是一位愛好生態的民眾,近日連續尋訪北港溪流域自恵蓀林場至紅香,翠巒一帶,以往溪中佈滿苦花魚的情形已不復見,相反的,連一條魚也沒有,甚至連魚苗都沒有!固然,練續的天災洪水對溪中生態造成重創,但台灣形成數百萬年來,可以說是年年有颱風,時時有洪水,溪中生物都能安然度過,何以今日突然絕跡? 再者,沿路溪段河床石塊上佈滿了已乾涸凝結的氰酸鉀結晶,顯然溪谷遭人為毒害是最大的原因,北港溪同濁水溪流域已禁漁多年,理應生態豐富才對,在這禁漁的時間溪谷卻成了不肖居民(或山產店?)如入無人之境的人間煉獄,想請問鄉公所對這一情形有無對策?尤以山產店,不知有無法令可以規範或列管其山產來源?如何輔導原住民就業問題以免使其濫補珍貴動植物出售來謀生?這僅僅是我所能想到的,或許在各溪段均有負責紀錄與巡邏的部落人員(因我就認識負責紅香段的江清發先生),但少數的負責人員對於人為迅速的破壞卻是無可奈何,他們光是清理遊客或當地居民丟棄的垃圾就忙不完了..... 希望公所能重視這一塊領域,讓台灣高山森林至少該有的生態能健全,這樣貴鄉將更吸引人,遊客至,對貴鄉與居民,都是好事,也才能長久的經營!! 謝謝!!
公所回覆
王先生您好: 感謝您對本鄉生態環境之憂心與關懷,在留言中您提到天災、洪水造成生態環境之重創、河床石塊上佈滿乾涸凝結的氰酸鉀結晶之毒魚跡象、不肖居民及山產店對溪魚的戕害等;又述訂定規範或列管山產來源等等。由此可知您對相關問題有深入之見解。 造成溪中佈滿苦花的盛況不再,固然有很多原因,但維護生態環境的永續性是刻不容緩之當務之急,本所本於職權就以下方向加強辦理: 一、會請警察單位(仁愛分局)就轄內各河川詩與不定時不定點詢囉,發現不法之徒嚴加取締,依法究辦。 二、鼓勵並協助各村成立環境守護相關組織,建立社區環保意識及自我管理機制。 三、請本鄉各村辦公處(村長、村幹事)、部落之組織及各宗教組織廣向鄉民宣導維護生態環境之重要性,以及環境維護人人有責之觀念。 四、利用本所各種集會、編印宣傳單及標與等方式,廣向鄉民宣導,已收成效。 五、呼籲社會大眾改變飲食之進補習慣,山產店之無法根絕,根本原因再有需求者,當無需求時供給之源自然消失於無形。 本鄉幅員遼闊,生態景觀豐富,維護生態環境的永續性發展、發展觀光產業為本鄉的重點工作之一,奈轄區範圍廣泛加以天災不斷如季節般接踵而至,重創本鄉之生態,以致有力有未逮之無奈,爾後本所除將繼續在維護生態環境的繼續努力外,亟需本鄉之鄉民及社會各界一起參予。
:::
回最上方